昨晚微信悍然发布了微信「小程序」,也就是之前微信自己和各方频频提起的「应用号」。张小龙在朋友圈这样说: 什么是小程序:小程序是一种不需要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它实现了应用“触手可及”的梦想,用户扫一扫或者搜一下即可打开应用。也体现了“用完即走”的理念,用户不用关心是否安装太多应用的问题。应用将无处不在,随时可用,但又无需安装卸载。
我读了神的这条朋友圈之后,第一感觉是,这不就 H5 么,或者,这不就是 Web App 吗?以龙哥的谨慎和对创新的苛求,此举应该必有深意啊。为了不露怯我小心翼翼的和二爷探讨了这个问题,二爷说,窝也是这么认为了,为了不甘心平庸,他又在朋友圈发了一条这样的消息: 小程序在获客、留存、频率和能力之间提供了一个新平衡,重点是它处在什么环境,而不该孤立地去看它提供的特性。另外微信会把哪些现有的东西(比如朋友圈?关系?)引进小程序也是一个关键影响因素。
最终还是需要回归到用户场景和价值。
产品经理嘛,总会说些大家看不懂的话。 冯大辉老师也在第一时间写了一篇「微信公众号来了」,聊聊几百字简单介绍了小程序的功能,居然阅读过百万,想来真是令人发指。这一点充分证明了,没工作思想就是自由!(貌似冯老也订阅了 MacTalk…)。 那微信小程序,仅仅是 Web App 么?不一定。 Native App 和 Web App 之争由来已久,就像当年的PC 上的软件和浏览器之争一样。本地应用最大的优势就是对硬件资源的利用更加淋漓尽致,基于系统级别的 API,Native App 可以做出性能、设计、效果和流畅程度远远超过 Web App 的软件和服务。所以,在我能看到的未来,Web App 不可能完全取代 Native App,取代程序员就更是天方夜谭了。但是,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说,也许 Web App 已经能够解决你 80% 的需求,如果增强型的 Web App,比如微信「小程序」,是否可以解决剩下那20%里的80%呢?有可能。 「小程序」常常让我想到 Java 最早推出的 Applet,也是嵌在浏览器里的应用程序,可以利用本地系统的一些特性。微信小程序差不多如出一辙,只不过环境变成了微信及其生态系统。这次微信推出的小程序,提供了丰富的框架、控件和系统调用能力,包括并不限于:框架、视图、各类基础控件、表单、多媒体支持、地图、画布、WebSocket、数据存储、位置信息、设备信息(包括系统信息、重力感应、罗盘等),这些能力最终都会以 JS SDK 的方式开放出来(我猜的)。想象一下,基于这些能力,对于互联网服务来说,已经可以做出超过现有 Web App 的功能了。当然,技术和框架永远只能做最基础的源动力,要做出真正打动用户的产品和服务,还需要创业者自己具备足够的想象力和执行力。 以前人们做互联网创业,要做网站;做移动互联网创业,要做 App;现在创业,如果是互联网服务方向的,最好的办法是先用微信的服务号或订阅号试试自己的创意是否真正解决了用户的痛点。有了「小程序」,这一步也许可以走得更远,从创意 Demo 直接做成产品,也是非常可能的。用户在哪里,就要去哪里提供服务,而现在,用户和用户的时间,都在微信上啊。 当然,类似京东、淘宝、亚马逊等大型电商,知乎和各种阅读类应用,各种工具类软件,都在各自的领域内属于高频应用,依然需要独立的 App。但现实也是很残酷的,独立 App 的推广成本实在是太高了:知道了不一定下载,下载了不一定使用,使用了不一定继续使用,继续使用的也不会购买你的增值服务…… 世界就是这样,留下来的永远是最坚韧和把大部分事情都作对了的创业者! 有了「小程序」是不是大家都要一窝蜂的去做前端呢?没必要,无论前端多么牛逼,总要云端技术支持才行,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Java、PHP、Go、Lua 都是很好的技术栈,该写什么继续写什么吧。退一步说,如果大家一窝蜂去搞前端了,你留在后端领域,还是稀缺物种了呢。 无论技术,还是人生,都像河,会一直往前流淌,我们不能一直缅怀过去,也无法茫然的期待未来,只能抓住眼前的机会。如果你准备创业,或者正在创业,至少应该关注一下「小程序」了。 补一句,T3 会发布的,憋问了,好好看文章
豆瓣在互联网历史上是一家「独立存在」的公司,我很喜欢。2014年8月8日,豆瓣的创始人阿北说,我们今天发布了一个叫做「豆瓣」的新应用,我们希望它以后是所有人手里的「豆瓣」。
|